1. 誰在金字塔的頂端?
給予、索取、互利是三種人際的互動模式,在生活、職場上,每個人都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與不同對象互動時會採取不同的互動模式。 比方說,在求職談薪水時會展寫出索取者的姿態,但在指導新人的時候又會變成給予者的模式。
那以職場來講,誰在金字塔的底部,而又是誰在頂層呢?你可能會猜在金字塔底部的應該是給予者,因為給予者喜歡給予,但也是因為這一點,在給予的過程中給予者可能會犧牲自己的權益。
加州有份調查報告是有關於工程師在工作上的生產力以及效率,統計發現表現最差的工程師確實是給予比索取多的人,這些人為了幫助別人付出更多心力,但也無法好好的完成工作。 那頂層是索取者還是互利者呢?在同一份調查結果顯示,生產力最高的一樣式給予者,工作成果評分最高的工程師一直樂於貢獻。 當然這種現象不只出現在工程師,同樣也有一份調查是針對業務員,結果就如同工程師的統計一樣,不管是表現最差還是最好的,都是給予者。
那為何在金字塔的頂端以及底部都是給予者呢?
2. 影響力真空,頂與底的給予者
大家普遍會認為,過多的給予只會造成自己的困擾,但是其實許多成功者本質上也喜歡給予,頂端與底部的給予者本質上的差異又是什麼呢? 底層的給予者屬於『無私奉獻型』給予者,他們重視他人的利益,但卻過度忽視自己的利益,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奉獻上,而不顧自己的需求。 頂端的給予者屬於『利人利己型』給予者,他們關注於他人利益的同時,也重視著自己的利益。 可能多數人會認為『利己』以及『利人』在光譜的兩邊,而這是否也更像互利者?
書中提到的電訪員的故事,該部門的電訪員需要打給畢業校友募款,其中給予型的電訪員業績普通,甚至稱不上好,但索取型的電訪員業績則是給予型的好幾倍。 索取型的電訪員在這個部門的薪水是最高的,這也是他的動力之一,也是他們的『獎勵』。但給予型電訪員想要的獎勵卻不是錢,他更在意自己可以有什麼貢獻。 電訪員所募來的資金大多數會作為大學生的獎學金,這筆獎學金可以幫助到不少的學生完成學業。當給予型電訪員知道這個原因後,只花了一週業績就追上了索取型電訪員。
給予者『利己』的目標較於互利者以及索取者不太一樣,他們更在意自己做的事是否可以幫助到他人。 當自己所做的事可以對他人產生價值時,給予者的成就往往會高出另外兩者許多,如果沒有,就會在底層打滾,這種現在稱作『影響力真空』。
3. 如何找到人才
世界上一些有名的網球選手,第一個網球教練並不是超強的教練,但這些教練大多都很會帶小朋友,他們提供了孩子動力,讓他們對網球產生興趣,願意花時間去練習。
給予者擔任領導及教導的角色時,能力並不是他們考量的第一要點,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有『潛力』。 這些選手的教練,會特別關照他們,並不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而是因為他們有過於常人的決心、肯努力。 心理學家把這種特質稱作韌性 (grit):對長程目標有熱情及毅力。
但這並不代表天賦不重要,只是當有一群能力都過門檻的人,韌性就會成為指標,能預測這些人發揮潛力的程度,這也是為什麼對於給予者來說,栽培有韌性的人 CP 值最高的原因。
在職場上同理,給予型的主管會提攜後輩,他認為人人都是『潛力股』,並且他也不會畏懼能力出眾的下屬,因為給予者的目標並不是個人的成就,而是大家的成就。 但索取者就不一樣了,索取者會預設立場,懷疑別人立意不良,若遇到有潛力的人會視為威脅,不願支持與栽培,較少扮演扶植者。 而互利者是只要發現有潛力,就會給予支持,但這相對也是缺點,因為互利者通常都看到指標才會行動,不願意冒險,這也讓他們有可能錯失有潛力的人才。
4. 給予的力量,團隊分享
給予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試想自己在職場上,提出了一個創新的方案,主管在跟老闆提案時說『這是我花一個月想出來的方案』以及『這是 XXX 提出,並經由團隊共同討論得出的方案』 哪個更願意讓人繼續追隨。
一個團隊的成功,團隊裡的給予者,並不會去搶功勞,因為他希望整個團隊都一起成功。 而索取者則會認為,功勞都是自己的,別人只是幫他抬轎而已,他不願意分享成果。 雖然『搶功勞』對於索取者來說並不影響他的成就,但『分享成果』這件事卻會促使給予者的成功。 因為這對於給予者來說,分享的當下可能會損失一些收入或名氣,但把時間拉長,相較於索取者,大家更願意主動推薦給予者,跟他一起合作, 而互利者也只會想要獎勵給予者,懲罰索取者。
5. 給予者如何避免成為別人的『墊腳石』
給予者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會成為索取者的『墊腳石』,索取者可能會假扮成給予者,讓給予者認為好像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但其實只是想要利用給予者而已。 大家可能會認為『這個人感覺還不錯』他就是給予者;『這個人相處起來不舒服』他一定是索取者。 一開始認識朋友,當他對你冷淡,會以為對方不在乎我們,因為我們對他沒有利益,所以他是索取者。 但在生活上也可能遇到『討人喜歡的給予者』,所以『討人喜歡』與否,只是一個印象,並不能代表索取者或給予者。
如何分辨真假給予者?『真程度篩選』是給予者分辯索取者及互利者的一個方法,給予者相較於其他兩類人更有辦法分辨出誰是索取者及互利者。 因為給予者比較會注意他人的行爲舉止,也比較能了解別人的思緒和感覺,因此更能察覺出一些線索。 第二點就是,他們很容易信任別人,可能有時會被索取者背刺,但也可能因為自己的付出獲得超值的回報。 時間一長,給予者對於每個人之間的差異就會更敏感,便不會落入『討喜』或『不討喜』的選擇題內。
給予者在可以分辨真假給予者後,便會依照對方的類型改變自己的互動方式,書中稱此行為叫做『寬容版的以牙還牙』。 賽局理論中的以牙還牙的策略,是典型的互利做法。也就是一開始先配合對方的做法,當對方開始競爭後,才開始改採競爭做法,但缺點則是對於偶發事件不夠寬容。 而寬容版的以牙還牙則是開始一樣採配合做法,當對方開始競爭後,才開始改採競爭做法,但也不是每次都與其競爭,2/3 採競爭做法,其餘則是選擇寬恕配合。 這對於給予者來說是一個彈性,遇到索取者時給予者有辦法與他來回互動,不在是單方面給予。
讀後心得
在社會上打滾幾年後來看『給予』這本書特別有感觸,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如何找到正確的人,與不同類型的人合作,一直都是重要的課題。 職涯一路走來也受到不少人的幫助,自己也會想究竟為何有人就是未將手伸出來幫助別人,救自己都來不及了何況救別人?XD 但也許也是因為這樣,現在每當看到一些有需要的人時,就會想到以前自己是如何受人幫助,便會不自主地伸出手。 並不是說自己有多偉大,但或許這些舉動可以讓這些人找到自己的路,就像當年的我一樣。 在書中也看到了,要真的居上位,不一定要踩著別人往上爬,做的『利人利己的給予者』一樣可以走到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