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遇見40歲更好的自己

Posted by Ian Tsai on Sunday, February 21, 2021

讀後心得

40歲是夾在上一代及下一代中間的一個世代,為了讓自己過得更好,需要學會捨棄一些事物。但往往要捨棄時,又會有些捨不得。就像要整理自己的衣櫃時,拿出很多衣服可能一年內根本沒拿出來穿過,但卻捨不得丟掉,又把他放回衣櫃裡佔去了衣櫃的空間。而哪些東西是該捨棄,而為什麼要捨棄,捨棄之後可以達到什麼效果,這本書基本上都有提到。書中有5個大章節、43個小章節,我挑幾個感受比較深的項目拿來舉例。

1. 『勇於捨棄』,提升人生的品質

我還年輕,我全身都很健康;這個我以前就是這樣做,絕對沒問題。這些『自信』、『堅持』大家一定都有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變老,時代會進步。需要不段的定期檢討、不段的求新求變,才不會被社會淘汰。華特·迪士尼說過:『迪士尼永遠不會完工,維持現狀等於是一種退步。』

2. 習慣改變,行動自然改變

一開始有提到整理衣櫃。根據調查顯示,女性的衣櫃內有70%的衣服是沒再穿的,只有30%的衣服是平常有再穿的。作者建議把這70%的衣服丟掉,留下真正需要的30%。而依照人的習慣,還是會把這70%補滿。但補滿以後的衣櫃,裡面都是會穿出去的衣服。套用到人身上也一樣,應該適時的檢視並捨棄自己不需要的東西,補充新事物給自己。

3. 透過『選擇與集中』,提升工作的成果

在樹立目標的時候,我們往往會想要達成多件事情。例如:每個月要讀完一本書、英文要考到多益900分、要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要學習股票投資…等等。但之後會發現每件事都有做,但都沒有達到目標。研究顯示,人類大腦無法同時判斷多組情報,因此三種左右是最適當的數量。所以我們可以把要執行的事情縮至三項,將其他事項暫時捨去,才可以專心的去完成每件事。此外,也要定期的檢視自己的執行項目是否有需要或是可更新成更好的方法,並定期的記錄下來。

4. 調整『時間分配』,改變成長速度

『我今天要看完一個線上課程,但上完班好累喔,休息一下再看好了!』,相信大家都有這個經驗,但休息一下之後,就準備洗澡睡覺了。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書裡建議我們,事先『算好』時間。也就是將你要做的是用時間去切分好,如下圖:

Schedule

應先固定好時間,再決定做什麼事。但通常我們無法『完美的』執行我們的計劃,有時可能會有突發狀況發生,所以也必須捨棄『行程必須百分之百完成』的義務感,並不是沒做到就是失敗,而是要有些彈性。

5. 和『真正重要的人』建立人際關係

到新公司就減少與前公司聚餐的次數,因為『如果不跟現在公司的同事打好關係,就無法創造成果。』。

並不是到了新公司就要捨棄舊同事,而是現在是與新同事共事,要與他們一起創造成果。但如何與同事來往更加緊密?書中提到『讓溝通戲劇性改變之三種應可棄的東西』

  1. 為了得到旁人的信賴,請停止『責人』:在遇到問題時,應該先思考自己可以付出什麼,而非先找戰犯。
  2. 若想討人喜歡,請捨棄『想討人喜歡的念頭』:應該適時的表達意見,而不是一直考慮是否會被對方討厭。
  3. 想要聽見對方的真心話,請捨棄『先入為主的觀念』:產品好不好用,是客戶決定。我們應該思考『這件事由誰判定?』而非自己先覺得對方怎想。

『改變行為一定可以改變結果』,書中讓我們思考什麼該東西是現在應該捨去的。例如:過度的自信、自我堅持、達到目標途中不需要的東西…等等。專心對待眼前最重要的事物,才有辦法完成目標。這本書雖然有些觀點個人是稍微不認同,不過整體來說是不錯的,可以看看!!

Book

閱讀筆記

若想參考閱讀筆記,可以點 這裡 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