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是踏入 Web3 的第一站但大家卻都選擇交易所?
在幣圈打滾幾年的人應該都知道,如果要使用 Defi 或是進入元宇宙,都會需要自己建立一個加密貨幣的錢包,但交易所的用戶量始終大於錢包的用戶,明明錢包應該才是進入 Web3 的入口,為什麼大家卻選擇交易所呢?我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 交易所的操作性與 web2 一樣
- 大部分用戶是想要『投資賺錢』
過去的 web3 因為進入門檻實在太高,再加上未知的領域太多,導致一般人很難或是很怕進入這個領域,但隨著早期貢獻者的開拓以及技術的堆疊,現在進入 web3 的門檻已經不像以前一樣那麼高,而且各種應用的出現也是為了讓圈外人可以更簡單的進入這個產業。而錢包則從早期保護資產安全到中期可以連動多種 Dapp 到現在試著融入一般現實世界的生活。雖然幣圈老屁股不斷強調 Not your key, not your crypto,一直呼籲菜鳥玩家要用錢包,把錢放在自己身上才是最安全的,連世界第二大的 FTX 都可以倒,只有把錢放在自己身上才沒有風險(還是有啊,忘記種子的話 XD),但為何大家還是去用交易所呢?
主打去中心化的優勢?但用戶只在意好不好用,賺不賺得到錢
過去 web3 產業打著『自託管』、『去中心化是未來』的口號,試圖建立大家的『正確』的知識,但就算建構者不斷地呼籲這件事,時不時還是會有新聞報出哪間交易所其實是詐騙(如 2023 年的 JPEX),散戶們損失了幾個億等等,而這類新聞只要出現,就會發現錢包商的用戶短期內會有所增長,那為何大家不一開始就使用錢包而還要去用交易所呢?
試想以前在教自己的長輩使用 Facebook 或 Line 等這些他們那個時代沒有的東西時,是不是會聽到『這太難了拉』、『你幫我設定好,讓我可以直接用』,把這個情境搬到 web3 似乎沒有違和感,『蛤建立錢包要抄註記詞喔,啊我弄丟了錢不就不見了』、『交易所可以用 google 登入誒,我用交易所就好了吧』、『我只是要買幣又沒有要玩 Dapp,交易比較方便拉』之類的聲音出現。因為自己建立錢包不但不方便,還有可能遺失『密碼』讓自己的錢不見,我只是想要投資買幣而已,與其相信自己不如相信交易所。
AA 錢包的出現讓交易所也開始推出錢包服務
EIP-4337 Account Abstraction 協議出現之後,似乎開始改變了這個窘境(網路上有很多關於 AA 提供了什麼功能,在這邊就先不細談),在以太坊上使用 AA 錢包,體驗跟 web2 一樣,可以用手機或是 email 來建立錢包,就算丟失了帳戶的 key 也可以通過朋友或家人的錢包來為你做『社交恢復』,如此一來傳統加密貨幣錢包帶來的不便(複雜的註記詞)及風險(弄丟註記詞)在 AA 上面就被解決了。
AA 錢包的出現,也讓交易所有所警覺,先撇除交易所提供豐富的金融商品,相較於錢包,交易所的優勢在於『當用戶只是想買加密貨幣投資時,交易所有著與 web2 有著相同的用戶體驗,讓用戶可以不需要有額外的學習成本就可以持有加密貨幣』。現在 AA 錢包有著跟交易所類似的體驗,卻更忠於 web3 的去中心化的理念,用戶也可以『真正持有自己的資產』,交易所能不緊張嗎?與其把用戶拱手讓給錢包商,不如自己成為錢包商,讓用戶的資產可以『低成本的』在交易所以及自家錢包內轉換,憑藉著交易所豐富的金融商品及使用體驗來綁住這些用戶。
降低進入門檻才是將 Web2 用戶導入 Web3 的關鍵
『剛進入 Web3 的用戶』一直都是 Web3 錢包商或是交易所必爭的一塊,在相同競爭力的產品之下,哪個產品的進入門檻越低、使用起來越順手,就越有機會獲得用戶的青睞,以現在資訊這麼多的狀況下,停留在同一個產品的注意力並不會太久,市場又有這麼多的選擇時,如何短時間抓住用戶至關重要。
如何在生活中實際應用可能是下一步?
等到一定比例的人都進入了 web3 ,擁有錢包以及加密貨幣,下一階段就會是怎麼將 web3 真正融入生活,讓大家不會認為 web3 = 加密貨幣 = 投資商品,比方說生活中的支付、鏈上保險(紀錄都在鏈上,可以快速出險減少作業時間)、犯罪記錄(不會有因為人情或是背景問題來隱匿紀錄)、官方證書(不會有真假論文事件?)等,真正運用 web3 的技術來解決目前不斷出現的問題。